宮廷奢華和古典元素相混合的法國浪漫珠寶受到很多品牌珠寶設(shè)計師的青睞,為新娘的喜慶增添了一股浪漫的色彩。
以中國千年文化精髓為藍本的中國本土奢華腕表品牌——中華時計匠CTK(The Chinese Timekeeper),于最近在香港隆重推出首款獨家腕表系列。
當LV來到中國時,上海人每月的平均工資還不到200元。當時只有港深交界的“中英街”和北京、上海少數(shù)大型商場有琳瑯滿目的外國品牌,而且還曾引來質(zhì)疑——《經(jīng)濟日報》指責當時賣國外品牌的北京賽特商場,用的標題是“賽特你太離譜了”。 這對于當時的中國消費者而言,他們對奢侈品還沒有什么概念,以至很難理解一個小小的包為什么可以賣得如此之貴。
當你擁有了足夠的資本和心態(tài)去慢慢地“消磨”時間時,腕表上的指針也就不再那么重要,低頭所看的,也許就是將購買它時的那份欣喜和沖動,慢慢變成一種意味深長的欣賞和回味。
日前,珠寶品牌蒂芙尼(Tiffany & Co.)在上海發(fā)布了其全新的黃鉆系列。雖然鉆石的“無暇”和“純凈”已經(jīng)被過多渲染,但是真正的珠寶品鑒者都知道,彩鉆的價值遠高于白鉆,在拍賣會上更是逐年走俏。
有人這樣形容:在北京菜市口百貨(以下簡稱菜百)買首飾,就像到菜市場搶白菜一樣。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人山人海的“搶金”場景?近日晨報記者有幸采訪了北京菜市口百貨股份有限公司黨總支副書記、總經(jīng)理王春利女士,聽她講述菜百20多年來的發(fā)展歷程和經(jīng)營理念。從“京城黃金第一家”到“中國黃金第一家”,菜百的成功絕不是偶然,而是菜百人一步一個腳印堅實走來的結(jié)果。
從Tiffany到Harry Winston,從Raymond C. Yard到Kristin Hanson,“美國式”打破了傳統(tǒng)珠寶的條條框框,用棱角分明的簡約線條體現(xiàn)珠寶設(shè)計的另一種含義—崇尚自由,隨性而生。
作為首個開發(fā)跑車計時碼表、并率先實現(xiàn)1/10,000秒電子精確計時及1/100秒機械精確計時的瑞士腕表品牌豪雅,在今年2011年迎來了其150周年。為慶賀這一歷史時刻,豪雅特推出三款以運動為品牌精髓的腕表,彰顯其致力于世界最著名、歷史最悠久,賽事最精彩的車賽,以及所取得的非凡成就。
享有“皇帝的珠寶商,珠寶商的皇帝”美譽的世界奢侈品牌翹楚卡地亞,榮獲胡潤百富“2011至尚優(yōu)品——中國千萬富豪品牌傾向報告““最受青睞的珠寶品牌”獎項。這是卡地亞繼2005年胡潤百富推出富豪品牌傾向調(diào)查報告以來,以絕對的優(yōu)勢力挫群雄,連續(xù)第七次獲此殊榮。
把品牌的某個系列集全,不僅體現(xiàn)你對設(shè)計師品位的支持,更表達你追求完美的個性,一套珠寶的同時佩戴感覺更完整正式。適合成熟自信的女性。